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架构
名师风采
党建工作
党建通知
党建动态
党员活动
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教务动态
就业动态
通知
专业介绍
校企合作
教学科研
实训基地
教学实践
科研成果
团学工作
团学机构
团学快讯
院系信箱
荣誉锦集
党建引领
教学科研
师生荣誉
其他荣誉
媒体关注

感悟长征史 奋进新时代|记人文学院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

本网讯 人文学院 廖丹丹 报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激情,12月24日,在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共同前往扎西会议纪念馆进行参观。

长征路漫漫,脚步来丈量。成员们擎着高高飘扬的红旗,身着红军战士服,斗志昂扬地从基地出发,前往红军战士墓,路程坡大路抖,走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快到红军战士墓的地方,从当地百姓的家门口穿过,泥泞的山路、湿漉茂密的草木都没有挡住成员们的前行的脚步,在一首接着一首的军歌中,成员们精神抖擞,按着“重走长征路”的既定课程砥砺前行。“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在红军长征精神的鼓舞下,成员们一鼓作气,历时一个半小时到达了战士纪念碑,严肃地缅怀先烈。

image.png

严肃缅怀先烈

下一阶段,大家共同前往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纪念馆庄严肃穆,作为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场所,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长征的壮丽景象和漫长的艰辛旅途。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长征的历史背景、伟大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他们跟随着红军的足迹,踏上了革命先辈并肩战斗的道路。

image.png

讲解员进行讲解

在纪念馆中,成员们观看了精心制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影像和实物展示,这些展品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环境、英勇斗争和人民群众的饱受苦难的牺牲精神。通过观看,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和革命先辈们的坚定意志,以及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image.png

观看历史影像

除了观看历史影像,成员们还参观了纪念馆内的革命文物和展示区,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红军长征期间的悲壮故事。他们与同伴一起思考,分享和讨论当时的困境与不屈精神,一同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崇高气概。

image.png

参观革命文物

随后,成员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了长征时期毛泽东主席居住地旧址。走进毛主席居住过的小屋,屋内陈列极其简单:一张土炕,上面一张小桌,桌子上面放着一盏老油灯,这便是那时的生活设施。成员们不禁感叹道:“那时的生活条件确实艰苦,没有他们,或许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先辈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走过的那二万五千里,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image.png

参观毛泽东居住地旧址

参观结束后,在基地开展每日交流会,成员们各自发表了感悟与体会。中文国际教育B2303班胡荣红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铜板的故事。红军队伍的几位领导人住进了村民肖有恩家,红军领导离开肖有恩家时,为感谢提供的佳宿,其中一位领导在临走时送给肖有恩三个铜板。肖有恩觉得这三个铜板特别珍贵,一直没舍得用出去,又害怕土匪和恶霸知道后前来抢夺,便把三个铜板钉在自家一根房柱的裂缝里藏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原来送他铜板的人就是毛主席。”

中文国际教育B2301班胡子涵说:“在四渡赤水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娄山关,我们在爬娄山关时是没有路的,不同于以往已经修建好的水泥路和柏油马路,等待我们的是泥泞的山路和陡峭的山峰。有时我们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向上行进。爬娄山关使我更加认识到红军长征胜利和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强韧了我的心灵,而且使我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商务英语2301班倪文浩说:“我们进行了“南职书香情,播撒长征路”的图书捐赠仪式,彝族当地人为我们表演了情景剧,敬酒活动,南职学子的舞蹈表演,图书捐赠等,拉近我们与当地居民的距离。”

这次参观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考察和文化教育,更是学生们接触先辈事迹和中国革命精神的宝贵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他们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他们相信,只有继续学习先辈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传承红色基因,使自己的青春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编辑:王 军

复审:史雪飞

终审:舒红群


上一页:人文学院开展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暨警示教育大会
下一页: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记人文学院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